区管委会副主任在迎考动员部署会暨第四季度安全防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会议通报了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对迎接“国考”“省考”以及第四季度安全防范重点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区消防救援大队也通报了火灾形势,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动员全区上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全力做好迎考准备,扎实抓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与火灾防范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以“居安思危”的清醒扛起安全使命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区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四个*”建设迈向深入,但越是任务繁重,越要警惕安全风险暗流涌动。第四季度历来是事故易发期,企业赶工期、抢进度,群众出行频繁,加之秋冬气候干燥,消防压力陡增。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是“1”,其他是“0”,没有安全,一切归零。近期一些地区的事故警示我们,麻痹思想是最大的隐患,侥幸心理是最大的漏洞。全区上下要真正把安全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安全底线。
(一)要提升政治站位的“高度”,解决“为何抓”的认识问题。安全生产是“国之大者”,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高质量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上看安全、从大局上抓安全。*区作为经济主战场,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区域形象和投资环境。各级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抓安全就是讲政治、就是促发展、就是保民生。不能把安全视为一般性工作,而要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经验交流。比如,西安*区在建设“四个*”时,将安全融入“实力*”“品质*”战略,实现了发展与安全良性互动。我们要学习这种理念,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要增强规律把握的“深度”,解决“怎么抓”的方法问题。安全不是“头痛医头”,而要把握其内在规律。事物发展都有因果链,事故背后必有隐患。我们要运用系统思维,把握安全生产的周期性、关联性特点。第四季度企业生产进入旺季,人流物流集中,风险叠加放大。就像开车下坡,越到陡坡越要踩刹车。要结合季节特点,针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危化品仓储运输、消防通道堵塞等风险,提前研判,精准施策。学习浙江省“全面排查风险、整治隐患、扫除盲区”的经验,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三)要拓宽群众参与的“广度”,解决“靠谁抓”的主体问题。安全为了人民,安全依靠人民。群众是风险的最先感知者,也是防控的第一道关口。要广泛发动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参与隐患排查,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共同体。比如,一些地区设立“安全吹哨人”制度,鼓励群众举报隐患,效果显著。我们要推广这种模式,利用新媒体开展安全宣传,让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案例警示、应急演练,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四)要强化危机意识的“锐度”,解决“抓多久”的韧劲问题。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能会议一开就松懈,检查一来就紧张。要有“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历史上,许多事故都因“习惯性麻痹”酿成。就像煮青蛙,水温慢慢升高,青蛙不觉危险,最终丧命。我们要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心态,天天抓、时时盯。借鉴无锡*区“奋战四季度”的劲头,把安全纳入日常考核,形成常态化机制。
二、以“精准拆弹”的举措破解安全难题
攻坚重在精准,提效贵在务实。第四季度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迎考在即,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聚焦重点领域,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就像医生治病,要找准病灶、开对药方。*区产业聚集,建筑施工、危化品、工贸企业风险突出,消防基础仍有短板。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国考”“省考”标准,打好隐患排查歼灭战,确保风险可控、事故可防。
(一)要打好重点领域“攻坚战”,解决“抓什么”的靶向问题。建筑施工要以防高处坠落、坍塌为重点,严格落实岗前培训、技术交底、设备检查措施。危化品领域要管住储存、运输、使用环节,推进自动化改造和智能监控。工贸企业要严查有限空间、涉爆粉尘风险,杜绝违规作业。消防方面要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燃气管道专项整治,打通“生命通道”。这些领域是事故高发区,也是迎考关键点。要学习苏州吴中开发区“分类整治、闭环管理”的经验,对隐患挂牌督办,整改不到位不放过。
(二)要提升迎考准备“精细度”,解决“怎么考”的应对问题。“国考”“省考”是对我们工作的全面检验,不能临时抱佛脚。要对照考核细则,逐条梳理台账,补齐短板。比如,一些地区因资料不全、现场混乱被扣分。我们要组织模拟检查,邀请专家预审,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工作的契机。要把迎考过程作为改进工作的过程,以考促建、以考促改。西安*区通过“战略目标化、目标项目化”机制,推动任务落地,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精细化思路。
(三)要发挥科技赋能“创新力”,解决“如何优”的手段问题。科技是安全工作的翅膀。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安全平台,实现风险预警智能化。比如,在危化品企业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泄漏;在高层建筑部署消防物联网,早期发现火情。*区企业聚集,要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模式。*镇*区在数字经济中融入安全元素,提升了监管效能。我们要加快这类应用,让科技成为安全“哨兵”。
(四)要筑牢火灾防控“防火墙”,解决“怎么防”的短板问题。火灾是秋冬季节的“头号杀手”。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企业主体责任是关键。近期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教训深刻。要规范充电行为,清理楼道杂物,配足消防器材。消防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隐患“零容忍”。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曝光典型案例,提升群众意识。就像森林防火要守好“山口、路口”,我们要盯紧重点场所,确保火源可控、初期火情可灭。
三、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筑牢安全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工作不能只靠应急冲刺,而要夯实制度、队伍、设施基础。就像盖楼,地基深才能楼高。*区发展快,但安全基础仍有薄弱环节,比如部分企业制度不健全、基层监管力量不足。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抓基层、打基础,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要完善制度体系的“框架梁”,解决“依什么”的规范问题。制度是安全的保障。要健全责任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修订应急预案,增强操作性,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实效。学习金昌市“制定可行方案、压实责任”的做法,让制度不再是墙上的纸。同时,完善奖惩机制,对安全好的企业给予激励,对违规者严肃问责,形成导向。
(二)要建强监管队伍的“主力军”,解决“谁来管”的力量问题。监管队伍是安全前线的“尖兵”。要配足基层安监人员,加强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开展“师带徒”活动,让经验丰富的干部传帮带。借鉴平顶山*区“打造*铁军”的经验,培养眼界宽、能力强的干部。还要引入专家力量,参与检查指导,解决“看不懂风险”的问题。
(三)要提升设施设备的“硬支撑”,解决“凭什么”的物质问题。投入不足是安全的隐患。要加大安全投入,更新老旧设备,完善消防设施、应急通道等硬件。比如,在园区增设消火栓、智慧烟感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淘汰落后设备。西安*区在“品质*”中提升基础设施,我们要同步推进,让硬件“过硬”。
(四)要培育安全文化的“软实力”,解决“信什么”的氛围问题。文化是内在约束。要推动企业建立安全文化,开展“安全标兵”评选,营造“敬畏生命、守护安全”的风气。利用新媒体宣传典型案例,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就像植树造林,日久成荫。我们要持之以恒,让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
四、以“钉钉子”的精神确保安全实效
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再好的部署,不落地等于零。当前,迎考在即,四季度任务艰巨,必须强化执行、严格督导。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就像种地,春播秋收,功夫到了自然成。
(一)要压紧责任链条“牛鼻子”,解决“谁负责”的主体问题。责任是安全的“牛鼻子”。要落实“三管三必须”,行业部门负监管责任,镇街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安全。借鉴浙江省“压实各方责任”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失职者严肃追责,形成震慑。
(二)要强化督导检查“指挥棒”,解决“怎么促”的推力问题。检查是推动落实的利器。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明查暗访。对问题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学习无锡*区“定期调度、交账”机制,每月通报进展,年底考核兑现。督查不能“雨过地皮湿”,要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撒手。
(三)要锤炼过硬作风“金刚钻”,解决“如何干”的状态问题。作风关系成败。干部要摒弃形式主义,深入车间、工地发现问题。提倡“脚下沾泥、手上磨茧”的实干精神。像*镇*区干部“敢打硬拼”的劲头,面对困难不退缩。同时,关心基层干部,激励担当作为。
(四)要追求长效常治“可持续”,解决“怎样远”的机制问题。安全不是一阵风。要建立长效机制,将好经验固化下来。比如,定期风险分析、联合执法等。*区通过“一年接着一年干”,实现了持续提升。我们要有“接力赛”思维,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安全长治久安。
同志们,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起点,立即行动,狠抓落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区高质量发展,为迎接“国考”“省考”交出优异答卷,为全区人民营造安全稳定环境!谢谢大家。